首页 > 农业财经 > 债券投资 > 水蛭传统的炮制方法及理论依据

水蛭传统的炮制方法及理论依据

发布于:2021-09-19 02:13:11 债券投资 阅读:

水蛭炮制后入药,首载于《伤寒论》,“抵当汤(丸)”方中所用水蛭均为“熬”。《金匮要略》中“大黄廑虫丸”所用水蛭为“砂烫”。此后,千余年间所记载的水蛭炮制方法约20余种,如焙、清炒、砂烫、石灰炒、滑石粉烫、米炒、米泔水炒、油炙、蜜炙、醋炙等。而且其炮制技术也在不断演变,如汉代《金匮玉函经》中水蛭用熬法炮制,但因直火不易控制,所以宋代《伤寒总病论》中则将水蛭的炮制方法改为米炒法,炒后去米不用。虽经多次演变,但水蛭炮制入药的古训则沿袭下来了。

古代水蛭炮制后入药的理论依据,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:

一是防止水蛭“入腹生子为害”。明李时珍所修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“此物极难修治,须细锉,以微火炮,色黄乃熟。不尔,入腹生子为害”。宋代《类证活人书》中也说水蛭应“熬”,不然“水蛭入腹再生化,为害尤甚”。

二是降低毒性。古代诸多药著中均称水蛭有毒,如《本草纲目》中谓水蛭“有毒”,《本草经疏》中更言其“有大毒”,于是都在寻求用各种炮制方法来降低其毒性,正如明代《医学入门》中所言“凡药用火炮、汤炮、煨炒者去其毒也”。

三是矫味。干燥水蛭腥味甚烈,令患者难以承受,因此便将炮制作为矫味的一种措施。早在汉代医书中就记载,水蛭用“暖水洗去腥”。

四是易碎。水蛭为虫类药,研末甚难,经炮制后则易于粉碎为末。以上四点中,前两点是古人视为最重要的依据。因此,水蛭炮制后入药,才得以在千余年间沿袭下来,并少有违之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蚂蝗

相关文章